小區(qū)停車一直是困擾新手司機的大問題,很多外地新手學員給輕松上路個人號留言時,經(jīng)常會發(fā)所在小區(qū)或單位的圖片,請教如何快速停泊入車位?
今天的文章,就給大家分享一位外地新手司機的問題答疑,如果您所在的小區(qū)停泊車,也有類似情況,可以借鑒一二。
1、何時打輪,才能讓車頭朝里,居中停入車位中?
上圖就是這位外地學員發(fā)來的圖片。她提出的第一個問題,圖中畫紅圈的白車轎車,選擇左側的停車位時,如果才能順利地停入目標車位中?
其實,學員問的重點,就是何時打輪,才能讓車頭朝里,居中停入車位中?
下面我就用模型,模擬如何泊車入位的過程:
上圖中的紅車,模擬第一張圖中畫圈的白車。當選好目標車位以后,減速行駛,看綠色箭頭指向,當紅車的左后視鏡大約和粉車的車燈在一個水平線,或者稍過一點時,向左打輪,車頭就會向左旋轉。
當紅車車頭轉過來以后,看車頭正了,回正方向。眼睛看左、右車角和兩邊車燈的間距,如果有車感的車友,微調就可以居中。
還有一些新手不會調車,或者越調越偏,這樣的新手司機,可以參考一下,下面的操作:
如果你發(fā)現(xiàn)一寬一窄,比如上圖中左窄右寬,你可以先向右打輪,當出現(xiàn)上圖中的效果時,就按著綠箭頭指向,向左打方向。
輕松上路在前面的文章里,多次講過萬能調車口訣:借一還二的方法。這個口訣是調車的最基本原理。
比如上圖,有些人以兩個車頭與兩邊車體等寬時,回輪或向左打方向,等車頭正時,發(fā)現(xiàn)還是一寬一窄。
這就是判斷的誤區(qū)所在:真正取決于車停在哪個位置上,不是靠兩個車角而是兩個前輪。因此,你想調到居中位置,兩個車角與兩邊車并非等寬,右車角與黑車距離,要比左側車角與粉車間距近一些才行。如上圖所示。
當車頭正了,對比兩邊,這個時候,左右車角與兩邊車體才是等寬的,把方向回正,直行即可。
這個停車位都是車頭朝里,所有車都是貼近前方樓體停放。你可以參照旁邊的車頭停車,也可以用前面我講過的方法,用后視鏡下沿與前方墻根找落差停車。那樣,你會清楚地知道,車頭與前方墻體的真實距離。
2、如果停入車位,發(fā)現(xiàn)一寬一窄,應該如何調整?
前面講的是如何頭朝里,居中進入車位,接下來回答學員第二個問題:如果停進去發(fā)現(xiàn)一寬一窄,應該如何調整?
大家可以看上圖,這是學員拍下來的正面圖,大家留意一下,會發(fā)現(xiàn)車位里面的車,很少有居中停放,多數(shù)都是一寬一窄,不是偏左就是偏右,那么這種情況,應該如何調車呢?
以上圖中,黑車為例,明顯是左窄右寬??磮D中的箭頭指向,就是打方向的過程。
這也是一個倒車的借一還二方法。
先向寬的方向(右側)打輪,車尾就會向右側甩,從后視鏡中對比兩側后輪與邊線的距離,兩邊幾乎相等時,向相反的方向(左側)回二倍輪。
這個時候,車尾又開始向左甩,當你看到車體漸正時,把方向回正,然后再確認一下左右的寬窄,如果后輪位置判斷得準,應該是居中位置,如果有點小偏差,可以把方向回正后,往前走的時候微調即可。
這個地方要強調一下,倒車調車時,因為兩邊都有車,不建議大幅度打方向調整,最好是左立、右立這種小幅度調整,避免刮蹭兩邊車體。
如果嫌調鏡子麻煩,可以用兩個后門把手代替車輪,看后門把手與兩邊車體間距,也基本上可以作為參照。
總之,當你原理通透了,無論遇到哪種形式的停泊車,都可以輕松應對。上面的內容,是針對不了解倒車原理的新手司機教學,老司機無需在此停留。
當新手司機多操作幾次以后,理解了調車原理,以后停泊車憑直覺就可以隨意操作。
今天的文章就講到這里,歡迎大家關注輕松上路講開車,我會與您分享更多的駕駛經(jīng)驗與汽車養(yǎng)護常識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