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幾天,有位外地新手司機給輕松上路講堂留言,她說自己開車半年了,在道路上行駛基本沒問題,但是在小區(qū)內(nèi)的地下車庫里,卻磕碰了三、四次。學員為此很苦惱,不知道應(yīng)該如何改進自己的車技。
看了一下這位新手司機發(fā)來的圖片,如下圖所示,在倒車時,沒有計算好車尾與后面墻體的距離,發(fā)生了小刮蹭。
其實,這種情況在新手司機中很常見,歸根結(jié)底,就是缺少判斷車頭、車尾與障礙間距的方法。
很多新手司機誤以為能上路跑,就是成熟的表現(xiàn)。其實,離真正安全行駛還有很大的差距。
很多容易忽略的邊邊角角,就是新手司機事故率最高的地方。
如果大家留心觀察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很多新車都是前大燈或后大燈下方有劃痕,這都是因為判斷不好前后間距所致。
上面兩張圖,就是新手司機在判斷車頭與前方障礙間距時,出現(xiàn)誤差導致的事故。
新手司機坐在車里,判斷與前方障礙距離時,經(jīng)常存在一個誤區(qū),就是以自身或車窗角作為參照物。
輕松上路帶新手司機上路時,其中一個必練的項目,就是判斷車距。
車頭前沿相當于人的鼻子,每當衡量間距時,養(yǎng)成習慣,以車頭機器蓋子前沿為準,判斷車頭與前方障礙的距離。
但是現(xiàn)在很多新車設(shè)計的比較唯美,駕駛員坐在車里很難判斷車頭位置。比如上圖是輕松上路帶新手司機實操疑難泊車入庫。
我會讓學員先停好車,然后親自下車看好車頭與車位前端線的實際距離,然后,再教他如何坐在車里,找最佳停車位置。
駕駛員端正坐好,記住上圖中鏡子下沿與車位前端線的垂直落差——黃箭頭指向。也就是說,每當?shù)管嚂r,看到這個效果,你就停車,那么你的車頭與前方停止線的實際距離,就是前面實拍圖片的效果。這兩者是對應(yīng)關(guān)系。學員下車看一次,就會記住并應(yīng)用。
前面講到的看鏡子下沿與前端線的方法,不僅限于倒車入庫時應(yīng)用,你往前開,前方有障礙物時,也可以用類似方法來判斷距離。
比如上面兩張圖,就是車頭朝前開,當接近前方障礙時,駕駛員就看不到低矮障礙了。這個時候,用鏡子下沿與前方墻根或障礙底線去衡量,停車火候正好,分毫不差。
說完了前方間距的判斷方法,再講車尾與后方障礙距離如何判斷。比如上圖,我讓學員下車看車頭之后,就繞道車尾,看車尾與后方障礙的實際距離。
然后,再上車反驗算如何判斷間距。
上圖就是通過鏡子判斷方法,可以用車身上任何一個不動點,比如門把手,或擋泥板,輪胎等都可以,參照與鏡子中障礙底線,也就是馬路基石底邊——畫黃線的位置,看兩者之間的落差關(guān)系。以后,每當?shù)竭@里停車,車尾與后面障礙距離,就是前面看到實際距離。
現(xiàn)在很多車都帶倒車影像,但是每臺車倒車影像顯示的實際距離都有不同。因此,我會要求駕駛員下車親自看好實際距離后,再上車反驗算。
比如上圖,就是倒車影像的效果,你可以記住紅格末端與馬路基石底邊,也就是黃色箭頭位置重合,就是停車的最佳距離。
當你停車如上圖這種情況,就可以用上述兩種方法之一,判斷車尾與后面花壇之間的最小距離。
無需下車反復查看,只要掌握方法,一步到位,很輕松停到最佳位置。
以上就是判斷車頭車尾與障礙間距的最簡單方法,僅供新手司機參考借鑒,但是在這里,輕松上路要強調(diào)一點,因為不同車型,座椅前方位置不同,身高不同等因素,所以,每個人看到的點都會有所不同,上面提供的方法,要駕駛員親自下車測試一次,這樣以后坐在車里,也會清晰地知道,車頭,車尾與障礙的間距。
歡迎大家繼續(xù)關(guān)注輕松上路講開車,我會與您分享更多的駕駛經(jīng)驗與汽車養(yǎng)護常識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