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在停車場留心觀察會發(fā)現,車身上最常見劃痕的地方,就是車前臉兩個大燈下方和保險杠的位置。其中以右側居多。那么,原因何在呢?下面,輕松上路就跟大家簡單聊一聊這個話題。
右側劃痕居多,主要是因為駕駛員坐在左側,距離右車角相對較遠,判斷距離時,掌握不好方法容易出現誤差。判斷有誤,自然就會剮蹭。
下面就列舉兩個圖例,僅供新手車友參考借鑒,如何防止右前燈或右前保險杠被刮花?
第一種情況:向左直角轉彎
以下圖為例,車輛想駛離車位,就要向左打輪做直角轉彎。在左、右和前方都有停靠車輛的條件下,直角轉彎時駕駛員要考慮兩個障礙點:一個是左側停靠車輛的右前燈,一個是旋轉過程中,右車角與前方車頭的間距。
如果駕駛員打輪慢,并且腳下控制不好車速,轉彎半徑就會變大。所以說,在避開第一個障礙點后,馬上就要關注右車角。
很多發(fā)生剮蹭的駕駛員會說,我也關注右車角了,但是判斷不準怎么辦?這是因為你視角不對。
輕松上路在帶實操班學員練習疑難停泊車這節(jié)課時,會特意構建這種最小間距條件。當出現下圖中這種情況時,我會輕輕推學員的后背,讓她把身體坐直,略微前傾,用至上而下的視角,觀察右車角與前方障礙之間是否有空隙?
學員有感覺之后,我讓她向后倚靠在椅背上。在用這個視角去觀察,感受兩種不同視角下的區(qū)別。
就這么反復對比幾次,學員就會深刻感受到,至上而下的視角與駕校學的點對點方式,差別有多大?之后還可以讓學員親自下車,走到車頭前看實際距離,再上車坐直身體看,腦海中就形成了映射關系。
等下次再遇到類似情況,學員自己就能準確判斷車角與障礙的最小間距。從而最大程度避免了刮蹭事故發(fā)生。
當然,如果感覺間距實在不夠,還可以調車,掛倒擋,反向打滿輪,車尾就會向右斜甩,然后再掛前進檔,再向左打輪,車角就會順利避開前方障礙。
第二種情況:反角倒車
反角倒車時,要想避免右側刮蹭,就要提前預留出車頭旋轉半徑。如下圖所示,車體右側與??寇囕v垂直距離大于1.1米。當你向左打滿輪后,第一件事不是回頭看,而是先關注右車角與停靠車輛的間距。
在車身旋轉過程中,當你看到間距較小時,身體姿態(tài)與前面直角轉彎時一樣,坐直并略微前傾。用直上而下的視角看間隙,如果覺得間距過小,可以停下來調車。總之,不能硬著頭皮繼續(xù)走下去,存僥幸心理往往事與愿違,得不償失。
要想開車少出事故,就得做到人車一體。要想人車一體,就需要駕駛員具備空間感。說起來簡單,但真正做到的人很少,原因無外乎主觀上的輕視態(tài)度。當然,輕視的后果,就是額外付出的成本作為代價。
